文學湘軍動態(tài)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是:湖南作家網>文學湘軍動態(tài)

周小儀:勾勒外國文學對周立波產生影響的圖譜

來源:湖南日報   時間 : 2022-01-26

 

分享到:

在中國現(xiàn)當代文學批評圈子中,“南周北趙”是一個廣為流傳的美談?!氨壁w”是指趙樹理,以及他描寫北方農村的作品,而“南周”,就是把湖南家鄉(xiāng)農村合作化與當?shù)孛耧L繪聲繪色描述出來的周立波。雖然《暴風驟雨》的題材來自東北農村土改,但對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,無論當代文學批評家的評價還是周立波本人,都認為是藝術上更為純熟的代表作。而批評家把周立波看作是湖南作家群的源頭、“茶子山派”的核心人物,以及南方鄉(xiāng)土作家的代表,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。

作為現(xiàn)代文學家,周立波的身份通常被概括為三個:戰(zhàn)士、作家與學者,后者也許是他區(qū)別于趙樹理和其他鄉(xiāng)土作家的重要特色。這不僅是因為他翻譯過前蘇聯(lián)作家肖洛霍夫和德國報告文學家基希的作品;也不僅是因為他于1940年代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教,講授過外國文學課程并取得轟動式效果;更重要的是,他的作品,無論是《暴風驟雨》還是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,抑或是那些精美絕倫的短篇小說和粗獷豪放的報告文學,讀者總能悟解出一點西式文人的細膩情懷,或體會到西洋的文學風味與結構雅致。

周立波作品毫無疑問與外國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這不僅是精神上和藝術上的關聯(lián),在日常生活中,外國文學在他的心目中也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。在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期間,他送了幾十萬本前蘇聯(lián)小說《普通一兵》給渡過鴨綠江的戰(zhàn)士,幾乎人手一冊,用光了斯大林文學獎獎金的全部。他最喜歡的一套書是《契訶夫小說選集》。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時光,他在北京301醫(yī)院的病榻旁,還放著前蘇聯(lián)作家法捷耶夫的《毀滅》和亞歷山大·綏拉菲摩維奇的《鐵流》。那時他為了寫一部以三五九旅南下為題材的長篇小說而做熱身準備。誰能想到,周立波那篇封筆之作、蕩氣回腸的《湘江一夜》,有如此本土化的語言和題材,竟脫胎于外國的戰(zhàn)爭小說。

周立波研究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陳涌的批評文字始,迄今已有50余年的歷史。最初的評論當然集中于他所描繪的中國社會變革的歷史畫卷。1980年代是唯美主義盛行的時期,周立波研究回歸形式批評和審美研究也不足為奇。湖南鄉(xiāng)土特色與湘水神韻,美學話語一時橫掃批評論壇。從農村婚禮的歡聲笑語到禾場上的月光與清風,周立波湖南題材作品中那些秀美的部分被充分認知和發(fā)掘出來。仿佛周立波就是一個被遺忘的沈從文,或者是早30年出生的汪曾祺。應該說,在《暴風驟雨》的崇高之外,古典美學的優(yōu)美范疇在周立波中晚期的作品中確有一席之地。

從黑格爾正反合辯證法看,社會性崇高和鄉(xiāng)土式優(yōu)美都流于片面,它們結合并融為一體在所必然。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周立波的湖南作品不乏朗朗風骨,而鄉(xiāng)村泥土在蓋滿爹眼里也洋溢著現(xiàn)代化氣息。這一現(xiàn)代風格的源頭,就是周立波飽學經年并爛熟于心的外國文學。鄒理的著作《周立波與外國文學》開創(chuàng)了這方面研究的先河。她追本溯源,詳細勾勒出外國文學對周立波產生影響的圖譜,包括思想觀念、創(chuàng)作技巧和語言風格等各個方面。她對定位周立波為鄉(xiāng)土作家這種注重題材的觀點提出質疑,而她的理據(jù)又是如此充分,讓人不得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對周立波的位置進行重新思考。

(作者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、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、英國蘭斯特大學博士)

湖南省作家協(xié)會 | 版權所有 : 湘ICP備05001310號
Copyright ? 2005 - 2012 Frguo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