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 時間 : 2017-12-25
分享到:
去年五一勞動節(jié),我回了趟鄉(xiāng)下,正好趕上太陽雨。南方五月的天氣已經(jīng)非常燠熱,如果又碰上太陽雨,你能明顯地感到地上有一股濕熱的氣流在蒸騰。這種濕熱不像盛夏那樣令人難受,不會讓你覺得悶,反而會帶給你大地萬物生長的蓬勃氣勢。事實上,在南方,五月正是萬物生長的最佳時期,只需一個晚上,籬笆上的牽牛花就會爬過墻去,用細細的觸須探向臨墻的銀杏樹。
這個季節(jié)山上的物產(chǎn)也很豐富。映山紅和梽木花開得漫山遍野。各種漿果開始從青轉(zhuǎn)黃,早熟的已經(jīng)泛紅了。布滿苔蘚的巖壁上總是鋪著厚厚一層地木耳。雜樹叢中,味道鮮美的蘑菇爭先恐后地長出來。
我已經(jīng)好多年沒有進山去采過蘑菇了。但是,那天當(dāng)太陽雨停下來,我看著藍天下的金色陽光,看著雨后更見青翠的山林,我實在忍不住要進山去的沖動。于是,我拎起一只小竹籃,像小時候采蘑菇一樣,獨自進了山林。
這里是我從小熟悉的山林。高大的樅樹上,針葉茂密,遮住了陽光。樅樹下是叢生的各種雜樹和灌木,蘑菇就長在樹根下或者灌木叢里。雨后的蘑菇又多又新鮮。我彎著腰只顧撿著,猛一抬頭,卻看見樹林中有一片空地,空地上有座樹皮小屋,小屋的門楣上掛著一塊木頭招牌,寫著幾個字:“一本書書店”。
“一本書書店!”店名奇怪,這書店開的地方更奇怪。山林里有誰會來買書呢?凡是開店做生意的,都希望貨品越齊越好,如果只賣一本書,怎么能成為一家書店呢?
在好奇心的驅(qū)使下,我拎著籃子,走出樹林,走向這家書店。
“有人嗎?”我敲敲門,把頭探向書店。
書店的面積不大。三面墻放著書架,書架上整齊地排列著一本本書。有一面墻開了一扇落地窗,陽光從窗戶照進來,在地板上映出一片長方形的光影,好像一張蜜色的地毯。落地窗邊有一張桌子,桌前坐著一個個子瘦小的老頭兒。我敲門詢問的時候,老頭兒從書桌上抬起頭來回答我:“有人。請進來吧。”
我把裝蘑菇的小竹籃放在門外的臺階上,走進書店。老頭兒從書桌前走過來迎接我。我發(fā)現(xiàn)這老頭兒的個子比我想象的更矮小。他坐著和站著差不多是一樣高。他可能比我平時見過的侏儒還要矮。書桌前放著一把梯子,剛才他是爬下梯子走過來的。把我迎進書店以后,他又爬上梯子,盤腿坐在書桌前的太師椅上。
書桌對面還放著一把椅子,顯然是用來待客的。老頭兒伸出手做了個請的手勢,示意我坐在椅子上。
我在椅子上坐下來,開始打量眼前的老頭兒、書桌和這間書店。老頭兒顯然在書桌前寫什么東西。筆筒里放著一把鵝毛筆,硯池里還有半池拌了朱砂的墨。書桌上攤開的是我所見過的土法制作的紙張,色澤淡黃,瑩潤如玉。用這種紙書寫易干,墨跡不褪,經(jīng)久耐用而且不會被蟲蛀,適合長期保存。這種紙張極為珍貴,古代只有官府人家才用得起,現(xiàn)在也只是一些大書法家為了留下珍貴的墨寶才會偶爾用一用。這么珍貴的紙在老頭兒的書桌上卻有厚厚的一大疊,而且書桌旁邊靠墻角的地方,還像碼柴一樣堆著一大垛。
看來,這深山里住著富翁哪。有錢人就是任性,反正也不指望賺錢,開家書店好玩而已吧。我心里想。
再看那老頭兒,穿著靛青色家織的老粗布盤扣對襟衫,雖然看上去年紀不小了,但臉上并沒有皺紋。
“既然來了,喝杯茶吧?”老頭兒問我。
桌子上有一套紫砂茶具。紫砂泛出沉靜的亮紅色,一看就知道年代久遠了。老頭兒伸手拂過茶壺,茶壺里的水就騰騰地冒出熱氣。老頭兒打開一個竹制的茶葉盒,用竹勺取出一小撮茶葉放在紫砂壺里,熟練地洗茶,燙杯,倒出兩杯茶,一杯自己用,一杯用竹夾子夾住遞到我的面前。面前的茶湯透著碧色,散發(fā)出沁人心脾的香味。茶還未入口,茶香已經(jīng)使我深深地沉醉了。
茶過三巡之后,我問老頭兒:“這兒為什么叫一本書書店呢?書架上明明有許多書嘛。”
“你自己去把書取下來看看就知道了。”老頭兒說。
于是我走到書架前,取下來一本書……
選自《時光收藏人》
湖南省作家協(xié)會 | 版權(quán)所有 : 湘ICP備05001310號
Copyright ? 2005 - 2012 Frguo. All Rights Reserved